邳州市委统战部、工商联在引领非公经济开展“四信”教育的过程中,结合正在开展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坚持把服务企业、促进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作为活动的落脚点,把“要我服务”变为“我要服务”,把“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让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在践行理想信念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到变化、体会到公平、获得了实惠,为深入推进非公经济“四信”教育活动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强的智力支持和坚定的组织保障。前不久在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举行的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推进会上邳州市做了典型发言。
一、教育培训, 让“四信”入脑
一是召开会议宣贯。通过召开副主席联谊会、执委扩大会、企业家座谈会等形式,及时对会员企业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进行“信念、信任、信心、信誉”教育,让全市民营企业家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念,坚定企业发展信心,坚定转型升级不动摇。两次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帮助企业正确把握国内外经济形势,努力释解和克服发展中的困惑和难题,促进他们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二是组织外出培训。2013年11月13日至18日,组织板材企业家赴深圳进行板材业转型升级的专题考察培训,学习了《中国家具产业现状与发展路径》、《邳州市板材与家具产业的升级之路》等课程,通过考察培训,企业家们一致认为,邳州传统产业要转型升级,一要转变观念,坚定发展信心;二要面向市场,找准目标定位;三要依托优势,打造区域品牌;四要重视研发,提高产品档次;五要加强宣传营销,提高产品知名度。目前,我市已有20多家企业攻坚克难,走出困境,由生产覆膜板、多层板转向生产高档地板、家俱等终端产品,全面启动了我市板材业的转型升级。2013年12月10日至14日,我们又组织了50多位民营企业家在清华大学举办“邳州市首期创新型企业家高级研修班”, 企业家们在清华学习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品牌营销创新》、《当代科技变革与企业创新》、《战略突破与经营创新》等课程,并参观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通过学习培训、参观和交流,各位民营企业家强烈地感受到,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下,只有走创新之路,才能做大做优企业和产业,才能实现企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举办专题讲座。4月29日,我们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学博士李佐军教授为我市300多家民营企业作“改革发展新形势与企业发展新对策”专题辅导讲座。专家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做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深刻解读,使企业家们对我国当前改革发展新形势和经济走势有了更新更全的认识,并为企业如何在新形势下正确把握机遇、规避风险、创新转型、谋求长远发展,拓展了思考路径、提供了指导性意见。通过讲座,大家一致认为,在目前经济发展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一要认清新形势,高度关注经济发展的复杂环境和认真研究我国深化改革的政策;二要抢抓新机遇,准确把握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抢抓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三要培育创新意识、国际意识、抱团意识,从而找准新定位、开拓新市场、塑造新品牌,使企业长远发展、健康发展。
二、开展服务,让“四信”切身
一是开展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去年10月15日,我们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瞻仰革命先烈,相互参观学习,为企业发展增强信心,为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企业家们还深入徐州新春兴合金有限公司、徐州军霞健身器材有限公司、徐州海天石化二期、江苏沂州煤焦化二期、徐州盛和木业公司等企业参观学习。通过参观学习,强烈感受到我市工业化进程和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并深受鼓舞和启发,使他们对邳州未来经济发展充满希望,对发展各自的企业坚定了信心。
二是大力开展银政企对接。市委、市政府每季度召开一次银政企对接会,为企业与银行搭建桥梁,有效地解决我市民营企业贷款难问题。与金融办一起组织小范围银企对接会5次,积极为我市广大小微企业贷款牵线搭桥,很好地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2013年,我市新增贷款38亿元,连续3年徐州第一;截止6月底,我市贷款较年初新增28.39亿元,遥遥领先徐州市各县(市)。
三是建立中小企业互助基金。设立邳州市中小企业互助基金,成立了“邳州市中小企业互助基金会”。对互助基金设立专户储存、专帐核算,实行封闭运作,有效解决了我市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问题,优化了银行信贷环境,加强社会诚信建设,有力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截止目前,我市中小企业互相基金运转良好,受益企业已达50多家,互助基金循环利用金额达3.6亿元。
三、企业文化,让“四信”接地
一是多形式广泛宣传“四信”。通过网站、简报、广播及橱窗宣传栏、车间内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对广大职工宣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让“信念、信任、信心、信誉”融入企业文化。
二是把“四信”融入企业管理。徐州军霞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江苏沂州煤焦化有限公司等企业把“四信”教育融入企业管理,对无信心的、无梦想的职工除进行思想教育外,还通过车间、班组相互技术比武、产品评优以及个人评先等形式,激发和鼓舞企业员工斗志和干劲,坚定其对企业发展的信心,从而把实现个人梦与实现“企业梦”、“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
三是把“四信”与党建相结合。徐州东方集团有限公司、徐州盛和木业有限公司把“四信”教育与党的建设有机结合,收到较好效果。6月29日,徐州东方集团公司党总支组织党员赴山东蒙阴孟良崮纪念馆、中国红嫂革命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缅怀革命先烈,增强党性修养。先辈们可歌可泣的事迹,触及了大家的思想灵魂,在感受到信念的力量、信仰力量同时,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