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区县动态 > 邳州市

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 邳州市知联会会员赴井冈山开展“两学一走”活动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8/8 15:48:46

|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徐州市委统战部关于深化“两学一走”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8月1日至8月4日,邳州市委统战部组织邳州市知联会会员代表走进革命老区井冈山参观学习。

“两学一走”学习教育活动是徐州市委统战部部署开展的一项重点工作,“两学”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一走”即走进革命老区。

革命老区井冈山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1927年秋,面对大革命失败后的血雨腥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此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引发了革命胜利的燎原之势,谱写出革命史诗的光辉篇章。巍巍井冈山,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罗霄山脉中段,她的红色故事经久传唱,感动了一代代华夏子孙。微信图片_20230809103133.jpg

一、追忆燃情岁月  感受井冈山精神

8月1日晚上,跨越千里来到井冈山的知联会会员饶有兴致地观看了大型实景歌舞剧《井冈山》。夜幕下,红色记忆的闸门开启,《血》《旗》《灯》《情》《火》《路》 六大章节立体展现了井冈山革命斗争那段永不褪色的历史,再现了革命者在党的领导下为革命理想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斗的英雄事迹。章章荡气回肠,令学员们倍感井冈山精神的珍贵和崇高。图片2.png

二、黄洋界上炮声隆  报道敌军宵遁

8月2日一大早,经过17公里的盘山公路,学员们赶到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洋界哨口参观学习。

1928年,井冈山军民在这里打响了著名的以弱胜强的黄洋界保卫战。当时,井冈山的主力红军出兵湘南,根据地内部兵力空虚,留守的红军兵力只有两个连。敌人以为有隙可乘,于是纠集了四个团的兵力偷袭黄洋界哨口,经过一次次激烈战斗,眼见敌人就要冲上哨口了,红军战士打响了关键一发炮弹,轰炸了敌人的指挥所,埋伏在草丛中的赤卫队和革命群众,将红旗举起来迎风招展,并高声呐喊:“红军主力回来了!”早已准备好的鞭炮也在铁皮桶内点燃了,发出清脆的响声,听起来像机关枪扫射一样。敌人被这个阵势吓懵了,以为红军主力已经回山,于是连夜撤兵,黄洋界保卫战取得了胜利。正率领主力红军从湘南回师井冈山的毛委员听到胜利的消息后,在路上写下了《西江月•井冈山》这首脍炙人口的词:“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在黄洋界,"朱德的扁担"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着,有人编写了一首歌谣: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军民同心协力,粉碎敌人"会剿”。图片3.png

三、缅怀革命英雄  继承先烈遗志

8月3日一大早,学员们瞻仰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并敬献花圈。

陵园坐落在八百里井冈山之巅,四周青松翠柏,庄严肃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瞻仰大厅内,镌刻着一排排烈士姓名。仅仅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中共有4.8万余人牺牲,平均每天近60人献出生命。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革命先烈,浩气长存,英灵不朽!学员们抬着花圈,拾阶而上,满怀敬仰之情来到瞻仰大厅,在毛泽东书写的“死难烈士万岁”的烫金大字前,敬献花圈,向革命烈士三鞠躬并默哀。

学员们瞻仰了开国元勋、牺牲烈士照片墙和烈士英名录,大家认为,革命烈士把青春融进山河,用生命铸就丰碑,铸就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这种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图片5.png

四、听专题授课  学井冈山精神

为系统学习井冈山精神,学员们听取了井冈山大学李忠教授的专题授课。

李忠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井冈山精神的研究和宣讲,他从“井冈山道路的探索”“井冈山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特征”“正确道路孕育伟大精神”等四个方面给知联会学员上了一堂有思想、有内涵、有深度的思政大课,以生动的语言阐释了井冈山精神内涵和永恒价值。  

通过专题授课,学员们加深了对井冈山精神的理解,纷纷表示要从井冈山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团结带领周围的人,凝心聚力加快发展,做出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的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贡献力量。图片6.png

五、八角楼的灯光  照亮革命征程

在井冈山茅坪村,有一栋土砖结构的两层楼房,因为屋顶有一个八角形的天窗,人们把它称为“八角楼”。

九十多年前,每当夜晚来临,八角楼便亮起了灯光。当时借住在这里的毛泽东在如豆的灯光下通宵达旦,奋笔疾书,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著作,照亮中国革命的行程。

那时,红军处于强大的敌人包围之中,面对敌人频繁的军事“进剿”“会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不少人感到革命前途渺茫,甚至发出了“红旗到底打了多久”的疑问。为了拨开笼罩在根据地悲观失望等迷雾并从理论上阐明中国革命发展的道路,毛泽东在八角楼里,根据形势,总结经验,在这两篇著作中,毛泽东提出了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革命红色政权的思想。1930年1月,毛泽东在闽西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文中阐明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指明了方向,并充满诗意地豪迈地指出,“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在八角楼里撰写的两篇光辉著作对整个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八角楼里的灯光犹如星星之火,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行的道路。

学员们凝视着八角楼里的历史文物,若有所思,大家认为,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把理想信念作为照亮前路的灯,不懈进取、笃定坚持、勇于担当,不忘初心本色,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图片7.png

六、学习时代精神  共绘时代答卷

8月4日邳州市知联会学员走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参观学习。

朱德题写馆名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展示了革命前辈为民族的独立解放、为新中国的成立、为人民的利益贡献一生的红色历史和英雄事迹,学员们通过观看历史文物、视频影像、聆听讲解,从一件件文物和一张张照片中,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进行艰苦卓绝奋斗的革命精神,深刻了解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出现的各种伟大时代精神的图文展示。学员们认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长河中,革命烈士不怕牺牲拼搏奋斗的英勇事迹与英雄模范舍生忘死砥砺前行的伟大风范一脉相承,在不同历史时期涌现出来的时代精神熠熠生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代人奋发图强,促进着中华民族不断进步。微信图片_20230809103144.jpg

四天的井冈山学习,学员们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的爱党、爱国情怀,深刻感受到共产党人执着的意志和坚定的信仰,感受到他们的历史担当和使命追求,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学员们纷纷表示,要牢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和各种时代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奋进新时代新征程,为推动邳州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